一、201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
2014年,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,在区人大、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,全区财政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、十八届三中、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、省、市的各项决策部署,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,全区经济社会保持健康稳定发展。
(一)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
1.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情况
2014年,全区全口径财政收入累计完成1753902万元;辖内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160226万元;区级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108917万元,同比增收94072万元。
2.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情况
2014年,全区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总支出累计完成463281万元,其中上级专款补助支出累计完成29040万元;区级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累计完成434241万元,增支24668万元。
3.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平衡情况
2014年全区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08917万元。按青岛市财政体制结算,当年收入加上税收返还及市级补助财力32290万元,减上解市级财政收入690873万元,调出资金2926万元后,2014年全区地方公共财政预算财力为447408万元。2014年当年全区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34241万元,建立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2284万元,结转下年支出804万元。收支相抵,当年净结余79万元。
(二)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
2014年,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(地方教育附加收入)完成13911万元。上级专款补助收入54462万元,其中:土地出让金46147万元;残疾人就业保障金5830万元;其他各项基金2485万元。调入资金2926万元。
按照“以收定支”的原则,全区政府性基金支出相应安排71299万元,主要为:上解市级财政支出9717万元;教育校舍改扩建支出7120万元;返还土地出让金支出43041万元;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支出296万元;其他各项基金支出2414万元;结转下年支出8711万元。当年收支平衡。
(三)支持社会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安排情况
2014年,扣除人员经费、公用经费等机构运转支出、政府债务还本付息支出后,当年用于支持社会事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共计211177万元。具体构成:
——教育专项投入45491万元,优化办学布局,改善办学条件,促进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。其中:投入20436万元推进中小学校舍操场改扩建及食堂改造等工程建设,优化就学环境;投入16178万元用于师资队伍建设、各种特色教学及现代化教育课题研究等,提升校园现代化建设;投入3650万元开办一所公办幼儿园和设备设施硬件建设,提高办学质量;投入3286万元免除学生杂费、教科书和作业本费,发放助学金、救助金和提供免费午餐等,让改革成果惠及每个学生。
——医疗卫生专项投入13386万元,扩大公共卫生服务覆盖面,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。其中:投入2642万元用于公共卫生服务基层建设;投入1062万元用于市南区辖区60岁以上老年人查体及白内障复明工程;投入2450万元用于社区卫生机构支出;投入4568万元用于失业无业独生子女父母退休一次性补助等计划生育支出。
——社会保障和就业专项投入29990万元,提升民政服务水平,打造促进就业保障工程。其中:投入1485万元推进“六送”养老服务等养老事业发展;投入7432万元发放低保困难家庭低保金、大病救助金及各类补贴;投入3693万元解决社区工作者待遇;投入2495万元促进就业,发放社区公益性岗位和惠民岗位补贴;投入1390万元用于发放60岁以上老年人补贴;投入1798万元足额发放抚恤优待金;缴纳养老医疗各类保险6127万元。
——文化体育与传媒专项投入2070万元,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,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。其中:投入1416万元用于“时尚青岛 品位生活”等文化品牌创建、智慧旅游建设等;投入654万元举行全民健身、球类竞技、水上运动等30多项群众性赛事项目,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多彩。
——城市建设和公共安全专项投入120240万元,治理优化城区环境,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。其中:投入54000万元用于保障性住房和安居工程;投入33000万元实施园林绿化和楼院综合整治;投入1300万元安装高清视频监控点位、“天网”工程等支出,提高辖区街域安全度;投入2000万元用于居民生活垃圾分类,居民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。
二、工作落实情况
(一)涵养税源与强化征管并举,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
2014年,面对经济增长速度放缓,财政增收压力加大的局面,全区财税部门全力以赴,努力提高生财能力和聚财水平,全年兑现41项企业扶持资金共计25713万元,推进以“蓝色、高端、新兴”为主的服务经济加快发展。落实“营改增”、出口退税、小微企业税收优惠、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等减免税费政策,减轻企业负担。在全市率先开展应税房产土地信息入户核查工作。2014年,区级公共财政收入规模达到1108917万元,税收比重为92.9%。
(二)增加投入与优化支出兼顾,着力保障民生事业发展
2014年,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,压减行政经费开支12%。优化支出结构,全区民生投入占比达到61.4%,用于惠民的“区办实事”投入达到72000万元。区级教育支出增长15.4%,达到法定增长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标准提高14%,基本公共卫生服务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补助等也有显著提高,公共财政惠及更多的社会群体。清理以前年度结余结转资金5405万元,当年预算结余设置12284万元,建立预算稳定调节基金,财政资金配置效益进一步提高。
(三)深化改革与规范运行联动,持续加强财政监督管理
一是财政信息公开向纵深推进。制定《市南区预决算公开方案》。除涉密部门外,全区50个部门面向社会公开了2014年度部门预算及“三公”经费预算。二是预算编制更加科学规范。制定《市南区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支出定额标准》和《关于进一步加强“三公经费”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》,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基本支出和“三公经费”等预算经费的管理体系。三是推进国库支付改革,教育系统58家单位并入国库集中支付管理,实现预算单位的全覆盖。推行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。初步建立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。四是深化政府采购管理,全面实行网上竞价采购方式,完善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,全年政府采购规模达59473万元。五是强化财政监督管理。成立预算绩效评审中心,选择试点项目开展事前评审。抽查24个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,涉及资金17700万元。六是继续加大国有资产监督力度,严格规范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管理。七是实现全区近三万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免费,确保这一普惠政策落到实处。
三、2015年财政预算草案
根据当前经济形势和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,2015年,区级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安排1218280万元,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8.5%。
区级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加上市级补助财力,减去上解市级财政收入后,当年区级地方公共财政预算财力为497590万元,区级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相应安排497490万元,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12.7%。
四、工作安排情况
(一)保存扩增,助推经济发展和财政增收
积极落实“营改增”等国家结构性减税政策措施,减轻企业税收负担。加大民生领域投入,同时发挥财政资金对社会资本的引导带动作用,推动区域产业升级和重大项目建设。提高对驻区企业的跟踪服务质量,重点支持企业聚拢,拓宽税源增收渠道。加强经济职能部门与街道办事处的涉企涉税信息互通,强化收入质量意识,大力支持税务部门严格依法治税,保持财政收入规模与质量均衡发展。
(二)节支惠民,保障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
严格控制新设专项资金,继续压减一般性支出规模,统筹财力向民生事业倾斜。持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,促进教育优质均衡高品质发展。加速医药卫生体制改革,提高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诊疗水平。推动“适度普惠型”养老模式发展,构建保障有力的社会大救助机制,提升城区文化品质,着眼全民健身工作,健全城区治安秩序综合治理体系。推动政府投资保障性住房等民生工程进度,抓好基础设施、环境卫生综合整治,加快洁净生态城区建设步伐。
(三)深化改革,促进管理科学和机制健全
严格执行修订后的《预算法》,编制全口径政府收支预算,推进预决算信息公开,2015年实现除涉密部门外,所有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预决算全面公开。推行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综合评价、结果应用、信息公开等制度机制,逐步提升预算管理绩效。突出重要领域,特别是“三公”经费等社会关注热点的监管。规范公务卡结算,推行预算单位远程报账。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与监督。及时公开政府采购信息。将政府债务纳入政府预算管理,确保债务风险安全可控。继续加大会计准则和法规的宣传力度,提高全区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