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岛日报社/观海新闻11月14日讯 在率先推行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,借力大数据的威力,市南区以高效能聚焦民生保障,着力推动“全数据共享、全服务上网、全领域协同”,循序渐进实现“一口进、一并办、一网通”,力求达到“一件解决”效果,把更加贴心暖心的服务带到群众面前。
依托平台抓提升,多口归“一”显效能。充分立足既有的平台,充分利用数字化的先进手段,把多部门事项整合优化,“一”以贯之,彰显一系列可喜的强大效能。依托市人社局联办平台,通过逻辑理顺、数据共享、材料去重、路径重塑,市南区将分散在全市各个职能部门的事项实现“一口进、一并办、一网通”,最终达到“一件解决”效果。按照数字政府工作部署,通过承接市级资源和自我加压,市南区推动“就业一件事、退休一件事、人才服务一件事、见习实习一件事”等服务平台使用,整合服务事项50多个,简化材料60多个,“群众只需录入一次,可同时自动办理关联业务。”工作人员介绍道,由此实现了“一表申报、一口受理、一链办理”。市南区还打通了政府与企业之间数据壁垒,实现企业系统与人社系统无缝对接、实时交互、协同联动,企业无需到人社大厅或网站办理业务,比传统“网上办”服务效率提高3倍以上,有助于形成“政企协同”生态圈。
锁定焦点加速跑,为“智汇市南”辟通途。人才、就业是当前当务之急的焦点、热点,全区上下已形成了共识和行动。为倾力落实毕业生业务“网上办”、“码上办”、“不见面”办理服务,通过市人社业务系统,针对毕业生需求的住房补贴、安家费、青年就业见习基地等相关业务,市南区制作动画视频、发布办事指南,实现业务信息随处可得、想见即见,进一步提高补贴的知晓率。同时,市南区以“直播带岗”的方式积极开展人才推介会,今年以“青雁归巢·智汇市南”为主题,迄今已举办13场线上招聘会、服务300余家企业、提供8000余个岗位。直播上线“市南人才顾问”导师团精品课程,助力高校毕业生启航未来,预计每年至少储备1300余名有留在市南意向的大学生。
完善数据强服务,把便利送到百姓面前。通过整合民政、公安等数十亿条信息,市南区让辖区内十余万退休人员享受到“无感知、免打扰”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服务,“无感认证”率提升到95.3%。利用大数据,筛选“用工风险高”的企业,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动监察书面审查。他们还制定了人社“政策找人”主动服务目录,通过大数据比对分析,主动联系企业和群众,推送政策信息、发放各类补贴。借助市级技术支持,他们挖掘5G新基建潜力,让远程服务“看得见、有温度”。同时,该区还搭建了在线庭审系统,实现了争议仲裁机构多个仲裁庭同时在线审理。
“民生保障是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的一个重要方面,也是便民服务的数字红利能否落实的一块试金石。”市南区大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大数据局将牢牢立足部门职责,统筹兼顾,大力协调和帮助相关部门,把“群众需要”作为第一选择,矢志创新谋突破,不断把数字化强大效能注入政务服务体系的创新。同时,把握“大集中、大服务、大协同”趋势,加强与各相关部门和业务的战略协同,并梳理好每一个相关的工作节点,一以贯之地推动“一网通办”、“一件解决”流程在各个领域的打通、链接,使大数据惠泽民生保障实现最优效能!(青岛日报/观海新闻记者 钱卓)